&&&&里的寡妇,也没什么见识,刚好可以凭此机会揶揄她。
&&&&然而兰姨娘的如意算盘还没打完,就听一道清脆的嗓音淡淡道:“雀舌乃绿茶一种,古有诗云,‘添炉烹雀舌,洒水浄龙须’,冲泡后茶香清高,色泽绿润,极为甘醴。今日兰姨娘竟肯割爱,与大家一同品茗,我等真是受宠若惊。”
&&&&她一番娓娓道来,口若悬河,莫说兰姨娘,就连朱氏等人也都呆住了。
&&&&这李四娘不是出身卑贱吗?怎么她们闻所未闻过的东西,她却引经据典,一副了如指掌的样子?
&&&&但听她话中意思,这雀舌茶很难得,今日倒是可以开开眼界,饱饱口福。
&&&&众人目光落在兰姨娘身上,兰姨娘只好忍着气让人把茶拿出来。身侧的丫鬟正准备冲泡,兰姨娘却不死心道:“方才蔺夫人侃侃而谈,似乎Jing通茶道。听说泡茶也有讲究,倒不如请蔺夫人给我们长长见识。”
&&&&楚姮心底冷笑,喝本宫泡的茶,你也不怕折寿!
&&&&明面上楚姮却是一副乐意至极的样子,起身给她们演示,准备茶具、烫杯闻干茶、出水冲泡、出汤观色……一举一动,宛如行云流水般,优雅端庄。
&&&&茶香弥漫满室,众妇不禁愣住,仿佛隔着杯中缭绕的水雾,是看着一名仪态万千的贵女。
&&&&兰姨娘彻底哑口无言。
&&&&云氏喝了一口茶,点了点头:“没想到蔺夫人Jing通茶艺,倒不知是谁传授?”
&&&&楚姮又恢复那副乖顺的模样,她坐回原位,解释道:“只因现在夫君爱茶,便自学了这些,希望他案牍劳形之时,能奉上一杯香茗。”
&&&&云氏不禁莞尔:“蔺大人真是好福气。”
&&&&然而一旁的濯碧却是瞪大了眼睛,好像蔺大人从来都没有……喜欢喝茶吧?夫人这是……她想不明白,一头雾水的挠了挠头发。
&&&&楚姮做事滴水不漏,有眼力见儿的,都知道这蔺夫人不好惹,不再挑刺;兰姨娘吃了瘪,很不高兴,又故意想找些事儿刁难,可不论琴棋书画,这李四娘都能谈论几句,且还找不到抨击的地方,她也顿时没了办法。
&&&&云氏倒是很喜欢楚姮这性子,她知道自己丈夫在想什么,叹了口气,对楚姮道:“蔺夫人,我有些气闷,你可愿与我单独在后花园里转转?”
&&&&“妾身荣幸之至。”
&&&&楚姮朝云氏点了点头,便跟着她从花厅后门绕了出去。
&&&&一屋子女眷也不是傻子,看云氏想单独跟楚姮说话,没谁不识趣的跟过去。
&&&&冬夜的寒风很冷。
&&&&云氏的丫鬟给她披了一件貉子毛的披风,楚姮抱着手炉,与她并肩行在扫过积雪的小道上。
&&&&濯碧和云氏的丫鬟在前后掌灯,往梅园的方向踱步。
&&&&一阵冷风吹来,云氏轻轻咳嗽了几声,楚姮忙问:“夫人没事罢?外面冷,可要回花厅去?”
&&&&云氏摇了摇头,看着她目光很恬淡:“何必回去呢?外面虽然冷,可至少不闷。况且你去了,她们那些人,又要变着花样的埋汰你。”
&&&&楚姮心下一跳,却没想到云氏竟然知道。
&&&&她低头勾了勾唇角:“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不能落了我夫君的面子。”
&&&&云氏闻言笑道:“其实陈子扬不坏,他只是心眼小,揉不得沙子。这次你夫君落了面子也好,至少经过此遭,陈子扬不会再针对他,往后在府衙中,也容易处事一些。”
&&&&楚姮愣了愣,才反应过来她口中的“陈子扬”便是陈知府。
&&&&“蔺夫人,说来冒昧,今日一顿饭局下来,我竟与你有一见如故之感。”云氏顿住脚步,看着她笑的温和。
&&&&楚姮怔然道:“能让夫人有这种感觉,我不胜荣幸。”
&&&&云氏从头上拔下百合花的银钗,拿在手里,给楚姮讲述起以前的过往。她是望州本地人,父母乃望州的富户,当年陈知府还是一个穷书生,她仰慕他的文采,不顾一切的下嫁。好在云氏的父母也支持她,婚后二人如胶似漆情投意合,陈知府也争气,进士及第,一路坐上了望州知府的高位。
&&&&不仅如此,陈知府对云氏仍旧喜爱,甚至在她怀嫡子的那年,像个愣头小子似的跑银器铺给她求来了这支百合花银钗。
&&&&“更乞两丛香百合,岁岁年年种相思。”
&&&&云氏说到此处,呢喃出两句诗来,神情逐渐低迷。
&&&&她还记得那年阳春三月,柳絮纷纷,陈子扬跑回家双手给她献上这支银钗,坚定不移说出的话情深似海。如今转眼二十载春秋,他从当初的穷秀才,一路升至望州知府,家中的美妾也不止她一人,虽仍对她尊敬,却夜夜留宿在年轻貌美的兰姨娘院子。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