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安拱手道别,又引来他的一阵善意的笑声。
顺着路走了不久,终于到了养水牛的人家。
这家人在临近西街的地方,离着西街的陈家食肆倒是近的很。
她扣响这户人家的门,许是因为淋了雪,声音有些沉闷。
院子中传来杨二娘的应和,声音听上去遥远缥缈。
陈玥把陶罐往地上一放,将斗篷上的雪抖落,搓起手来。
踩雪自然是让她开心的事,只不过,雪花扑簌簌的落,落了她一身,这会儿停下步伐才觉出冷来。
因为要拎着陶罐儿,她的两只手只能放在袖子外面,此刻被雪冻得有些僵硬冰凉。
两只手掌之间的摩擦暂时和缓了她手上的凉。
等到杨二娘出来的时候,打开门一看,便看到了一个边跺脚边搓手的陈玥。
她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棉衣,将陈玥迎进门去。
“怎么今天来的是陈掌柜?前几日还是二丫那丫头呢。”
陈玥低着眉笑:“今日下雪,食肆里的其他人都在打雪仗呢,左右无事,我便来买些水牛nai,做些新鲜的吃食尝尝。”
两人边说边走,不久就到了牛圈。
牛圈里铺满了干燥的稻草,看上去干干净净,显然是被人Jing心照顾的。
小水牛不像以往那样小小的一个,而是长大了许多。
杨二娘接过陈悦的陶罐儿,走到水牛妈妈跟前,不一会儿便有了满满一罐儿水牛nai。
牛nai刚产出来还是有些温热的,陈玥拎在手里,心满意足地付了银子。
杨二娘慌慌张张的接了,擦了擦放到衣袖里,将陈玥手里的陶罐抢回去:“听闻陈掌柜家的东西味道一绝,等有时间我一定去尝尝。”
陈玥笑着点头:“你若是来,我一定亲自下厨。”
两人走到门口,陈玥将陶罐儿从她手里拿回来,寒暄着告别。
她转头往回走,听到背后的门嘎吱一声关上了。
回到食肆时已经到了中午,雪渐渐停了,正当中的太阳散发出朦朦胧胧的光芒,显得天色有些昏沉沉的。
早上清扫干净的街道如今变得有些狼藉,到处都是打雪仗的痕迹,因为有些散落的雪迹在阳光的照射下渐渐化开,流下了微微的水迹,让路上有些泥泞。
但这都是无伤大雅的。
陈悦推开食肆的门,大丫和二丫蹲在炉子旁取暖,顾清荷坐在一旁拿着笔比比划划,大概是在研究新的菜谱。
因为打雪仗弄shi了衣裳,三个人已经换了一身与早上时不同的衣裳。
见陈玥回来,大丫上前接过陈玥手中的陶罐儿,皱着眉头:“我来罢,东家快去换换衣裳,怎么连鞋子也shi了?”
陈玥欢快地动动裹在罗袜里的脚趾头,果然感觉到了鞋子里的濡|shi,由于屋子里的温度高,更加显出绣鞋里的冷来。
淡藕粉色的绣鞋外沾了一层灰扑扑的污泥,接近鞋底的地方,因为一直在和雪接触,沾上的薄薄的雪化了之后留下了水迹,这些水穿过绣鞋,沾到了她脚上。
她的脚趾头不安的动起来。
顾清荷将她推出食肆:“陈姐姐不要发呆,赶紧去换衣裳,你身上都shi了,着凉可不是什么小事。”
她被推出了门外,回房去准备换了衣裳。
衣橱里的衣裳不多,都是她平日里穿的,她拿出一件碧色的短袄,一不小心碰到了秋天里穿的罗裙,鹅黄色的衣裳里掉出一团白色的东西来。
陈玥弯下腰将它捡起来,原来是薛琢的那块帕子。
帕子皱糟糟的一团,显然是被人翻来覆去的揉过。
她皱着眉把这块帕子重新塞回去,若无其事地换起了衣裳。
中秋一别,已是两个多月未见,这些天薛琢没什么音信,刚开始陈玥是松了一口气,既有摆脱的轻松,又忍不住有些心酸。
然而前几日,薛琢的信随着周汝美的红薯一同到了雾灵镇,信很短,只是解释了他为什么突然离开,并向陈玥约定,再过两个月一定重回雾灵镇。
陈玥一见这封信心情更复杂了,她原本将这封信揉成了一个纸球扔到了一边,但不知为何,这封信一直到了吃晚食的时候还在桌子下扔着,地面上干干净净,唯独留下了它。
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她将这封信捡了起来,把她亲手揉出来的褶皱一一抚平,狠了狠心还是将信看了一遍。
她心中松动几分。
想起之前在西街看到的那一幕,又觉得这件事情另有隐情,总想要不死心地找储清问一问,又由于前一阵子食肆比较忙,一直没有时间回去,这件事情就被耽搁了。
她把回西街打听薛琢的情况列入接下来的计划表中,匆匆穿上了衣服,回到了食肆里的厨房。
一行人围着桌上的一罐儿水牛nai,叽叽喳喳的讨论。
顾清荷与二丫之间谁也不服谁,都觉得自己猜的是对的,只有大丫站在一旁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