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的翻译官。
成吉思汗不懂汉话,于是必须有一名翻译官在侧才行。
王道一有些不忍的看了那名翻译官一眼,她知道接下来她要说出什么话,所以她也知道,这个翻译官今日是不会活着走出这顶金帐了。
此后,他们谈了很久很久。
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谈了什么。
被遣出帐外的卫兵和随后赶来的诸将一直候到夕阳西下之时,才见王道一缓步从帐中出来,而她一言不发,径直离去。当诸将纷纷进入金帐的时候,也只能看见金座上那个若有所思却也是一言不发的成吉思汗。而他的脚边,是那名翻译官的尸体,脖颈间被弯刀砍过的伤口还尚自汩汩的流着鲜血。
人群中的忽必烈默默垂下了眸子,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王道一刚刚出帐的时候……好像有意看了他一眼。
王道一独自一人回了营帐,她慢慢都走在洒满夕阳的草地上,抬手揉了揉额角,今日一场博弈,消耗了她太多的Jing力,她不知道那样做是否正确,但她已经尽力了。
一切结果,都留待时间来验证吧。
她还未走到营帐门口,便见黄蓉正笑yinyin的站在帐外的草地上等她,夕阳给草地和她身上都染上了一层金橘色,让环境显得更温和了一些,王道一的疲倦仿佛一扫而空,她走过去抱住黄蓉,笑道:“我回来了。”
黄蓉应了一声,问道:“咱们能走了吗?”
王道一道:“能的,大汗准我离开了,我们现在就走。”
黄蓉笑道:“那蒙古大汗就不怕你将那火丨药术献给我宋国皇帝去?”
王道一道:“说起这个火丨药,其实也并不是万能的,火丨药的使用只能用于攻城战而不能用于守城战。如果蒙古军利用它去攻打有城池的国家,便能派上用场,而像他们自己这样的游牧民族,整天在帐篷里和马背上生活,那么炸丨药是根本没有用武之地的,对他们完全不起作用。所以,我就是想献给我们宋国皇帝,但那也没什么用处啊。”
成吉思汗是不世出的军事家,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放心的放她离去。
黄蓉想了想,又问:“那你把火丨药术给他了吗?”
王道一点点头。
黄蓉微微皱眉,不解道:“为何如此?如若有一日蒙古军对我宋国起了心思,那岂不是不好?”
王道一看向远处渗着冰雪的草地,目光变得有些悠远,她道:“我让他应了我两个条件。”
黄蓉道:“什么条件?”
王道一微微一笑,道:“此事说来话长,待我以后慢慢告诉你。现在,趁蒙古大汗还没反悔,咱们还是先快走吧。”
黄蓉听她这般说,也不多问,两人简单收拾了行礼,便乘着夕阳,拍马而去,飞速离开了这片蒙古草原。
作者有话要说:
友情提示一下,成吉思汗大概没多久活头了,日后统一天下的是忽必烈。嗯,他这个人,没他爷爷那么残暴,也比较有见底。
至于那第二个条件,以后大家会知道啦。
还有,仅凭个人力量,大概是不会改变历史走向的,王道一能做的也只能就是让这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变得柔和一些,让汉人少留一些血,减弱蒙古的暴力。这个有点像后来的清朝做的那样,“清承明制”。毕竟,少数民族想在中原以统治地位呆下去就不得不接受汉化。
&&&&&&&&&&&&&&&&&&&&&&&&第129章 雁门关内
王、黄二人一路快马加鞭,径向南方而行,几日之后,便来到了宋国边境──雁门关附近。
雁门关是宋国北边重镇,处在代州之北三十里的雁门险道,一入关内,便是宋国之地,关下有重兵长年驻守,是以此关虽处北境,却有集市毗邻,算不得萧条。
王道一昔日游迹江湖,也曾到过此地,只是当时她只为寻找黄蓉下落,心中有事,只匆匆一过,未曾留心。此时二人同到此地,胸襟无滞,便又发现了不少奇景。
二人距关十几里,远远望去,但见东西山岩峭拔,绝岭鳞次栉比,寒林漠漠,中路盘旋崎岖,果然是个绝险的所在。再往远处张望,便依稀可见有零星逆旅存在,料想那头大概就是一个边关小镇了。
黄蓉环顾片刻,边看边赞道:“都说边境四十余关,以雁门最为雄固,雁儿南游北归,难以飞越高峰,皆从两峰之间穿过,是以称为雁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王道一看看天色,发现已是向晚时分,太阳刚刚落山,便道:“蓉儿,今日我们便先歇在此处吧,明日再赶路。”说着又指了指远处的逆旅。
黄蓉想了想,点头笑道:“我肚子正好也饿了,如此正好。”
二人下马穿过绝岭,走着走着,却忽然都停下了脚步,呼吸一口,空气中竟隐约有烟火与酒rou的气息。
黄蓉抽抽鼻子,细闻了一下,脸现激动之色,道:“是烤鹿rou!”
这个时辰,这个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