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潇远看着夏候炎走出了门口,他呆坐在椅子上,想着他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所做的事。
他一直浑浑噩噩的过着,想着能在军营混过一天是一天,直到大量的难民涌入,他参与到了难民重建中才发现了自己也有用武之地。
虽然都是些体力活,但是他努力过,而且帮难民完成了重建。
这种感觉是充实的,让他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一员,觉得自己融入了这个世界。
夏候炎走后,他在亦枫阁坐了很久,想了很多,直到天完全黑透他才从亦枫阁走了出去。
他牵着马沿着长安街一路往北走,长安街上此时正是热闹的时候,门厅楼市,张灯结彩,透着别样的繁华。
宁潇远想起了那名被他送回家的孩童,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这样想着他便调转了方向朝宁府走去。
他扣响了宁府的大门,守门的小厮开门一看原来是二少爷回来,忙就上前帮忙牵马。
宁潇远将马交给了小厮,失魂落魄的往里走,李管家点了灯笼,上前给他照路。
“那孩子怎么样了?”宁潇远问。
李管家走在前面,笑着回道:“那孩子早好了,这会儿活蹦乱跳的,颇喜人!”
“带我去看看。”宁潇远听李管家如此说,心里还有点想见那孩子了。
孩子这段时间一直被薛氏照顾着,这会儿还没回自己的小屋,赖在薛氏的屋子里不肯走。
宁潇远在门外就听到从屋里泻出来的欢声笑语,看来两个人相处的不错。
“娘,我回来了。”宁潇远在门外轻声喊道,生怕声音大了惊扰了屋里的两人。
薛氏一听到宁潇远的声音,忙起身开门,自宁潇远上次回家已经相隔一个月。
薛氏再次见到宁潇远发现他黑了,不过也结实了不少。
宁潇远一进门便看到了坐在床边扎着小牛髻的男孩儿,小孩儿发现宁潇远在看他,也瞪起自己水汪汪的大眼睛回视他。
宁潇远不禁被他这副表情逗笑了,他上前将男孩儿抱起来,双手托着掂了掂,转头看着薛氏道:“娘,这孩子听话吗?”
薛氏看着宁潇远抱着孩子这副画面,觉得特别温馨,眉眼带笑的道:“这孩子调皮捣蛋的,不过很讨人喜欢。”
小男孩儿仿佛对宁潇远钢盔上的红穗子比较感兴趣,身子在宁潇远的怀里挣吧,伸手去勾那红穗子,刚要到手宁潇远一转头,那红穗子就飞了,惹得小男孩不停的伸手去抓。
“这孩子是够调皮的。”宁潇远将小男孩放到了地上,顺手摘下了头上的钢盔递给他,让他玩。
宁潇远扶着薛氏坐到桌边,帮她倒了一杯水,“娘,我要去藕塘了。这次回来就是跟您说一声。”
“去藕塘干什么?”薛氏不解。
薛氏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宁广佑住在军营的时间显然比住在家里的时间要多。
所以她根本不知道这些国家大事,当然也就不知道藕塘已经快要沦陷。
“藕塘马上要被攻陷,皇上派我们去守城!”
说实话宁潇远连藕塘是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所以就算是被攻下,他也没法像夏候炎他们那样激愤。
薛氏一听,便知道宁潇远马上就要上战场了,心里不免感伤起来,拉着宁潇远的手道:“这可怎么好,战场上可是刀剑无眼,当初真不应该让你代你哥哥的职。”薛氏说完便伤心的哭了起来。
宁潇远最受不了女人哭,他伸手抚了抚薛氏的背,安慰道:“娘,您别担心,我这几个月在军营学了点本事,上了战场应该能自保。”
这话说出来他自己都脸红,在军营他压根就什么也没学,只知道混日子。
直到要上战场了,才知道练武的重要性,这会儿他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薛氏听他这样说,心里稍微安慰了一些,“远儿,难为你了。”
母子两又说了会儿话,宁潇远起身要走,小家伙见宁潇远站了起来,弯着小身子将头盔给滚了过来,站在他的面前道:“叔叔,给你。”
宁潇远将他抱了起来,笑眯眯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家伙瞪着大眼睛,迷惑的摇了摇头。
薛氏上前摸了摸孩子的小脑瓜,心疼的道:“这孩子,也是可怜人,要不让他姓宁吧。你捡来的,名字你给他取。”
宁潇远思索了片刻,想起他跟这小家伙第一次见面的情形,难民扎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极其悲惨。
“就叫他宁和好了,寓意和睦,如果不打仗这孩子就不会找不到自己的家人。”宁潇远脸上带了一丝忧伤,因为他也要上战场了,不害怕那都是假的。
薛氏点点头,“这名字好。”
宁潇远将孩子交给了薛氏,告了别之后,宁潇远快马奔向了军营。
他下了马便朝夏候炎的营帐跑去,他进去的时候,夏候炎正靠坐在床头翻看兵书,随意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这么晚了,来我这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