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厨房。
哪知道陈老太轻飘飘地抬起眼皮子瞥了他们一下,就指了指旁边放着的玉米棒子。
“我就晓得你们要搞这玩意儿,赶紧地趁我还没用灶火,烧吧!”
陈老太真是感觉自己老头子越活越回去,比她还溺爱孩子。
可陈老太话落,埋头揉了一会儿面团,再抬起眼,看向他们时,忙阻止道:“干啥呢!烧两个玉米棒子就够了,咋还要烧那么多,是不是想吃饱了,晚上都不吃饭了。”
“没有,nai,我想给您和爸爸,还有妈妈他们一人烧一个,这样大家都公平。”
王晓悦觉得好吃的东西,大家应该一起分享。
再说,玉米馍馍,玉米饼子,玉米稀饭,他们全家好像都吃腻了,偶尔换个花样,不是也很好吗?
“我的乖孙女,你有这心不错了,不用给每人烧一个,听nai的,就你和你爷一人吃一个,其他人就算了。”
烧玉米多浪费粮食的,要不是她小孙女想吃,她还不一定乐意。
“nai……”
王晓悦想撒娇多劝劝她nai,结果王老爷子直接大大方方地给每人都扔了一个玉米棒子,到灶火里。
“老婆子,做人要一碗水端平,咱们疼巧巧,也不能忘了其他孩子。”
王老爷子年纪越大,看得越清。
二房那三丫头对她妈的怨气有多深,真当他们看不见吗?
日益积累下去,那三丫头王晓梅迟早把火烧到他们身上来。
说到底,还是他和老婆子的错,只注重香火的传承,对其他两个孙女一直都不怎么在乎和重视。
“他爹,你咋说话呢!我就算疼巧巧,那我也没说不给其他孩子吃啊穿呐!基本上巧巧有的,大家都有,我又不是那苛待孩子,媳妇的恶婆婆,你瞅瞅咱王家村,有几个能做到像我这样。”
陈老太自认为自己对家里的孩子够好了,他们能吃到rou的时候,她连rou汤都吃不着,都是紧着大家伙。
她说啥了,她抱怨啥了。
现在倒好,觉得她对家里的孩子不公平。
那她能怎么办?这疼孩子,她随眼缘,硬要她摆着笑脸,对那些孩子一视同仁也不可能。
再者,家里孩子有几个嘴甜,乖巧听话会哄人的。
都是一群皮猴儿,不严肃点,还管不住。
“好好好,我不会说话,你别气,别怒,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
王老爷子哪想到自己话一落口,陈老太的反应就这么大,甚至还像刚下山的母老虎一般,瞪着他。
估计再说下去,惹毛了,那她能跟他生一个月的闷气。
“他爹,你心里想什么,我都知道。那三丫打小生出来,你看她像个善茬不?她这样的女娃儿长大了,真没几个人说得过她那张嘴,她要是真埋怨我们就埋怨吧!我又不亏心,我怎么待她,大家伙都看着,该是咋样就咋样。再说,三丫那个性泼点好,以后嫁到别人家不吃亏。”
真当她看不明白呢!
那王晓梅自从会说话,会挤兑她妈,她就知道这王晓梅不是她老二媳妇能伺候起的人。
王老爷子听陈老太跟他说掏心窝子的话,他就忙不迭地连连点头,沉思起来。
“还有老二媳妇那两个男娃,虽说不会读书,但性子不歪,靠得住。再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这辈子为老王家做的够多了,我就是死了去见老王家祖宗,我都有脸和有理。”
陈老太这话还是第一次跟王老爷子说,像儿子,儿媳,她都是该提点的提点,其他一切都看他们自己能不能醒悟。
万幸她几个儿子都成材,没有让她特别失望的。
接下来就看孙子辈,像王晓梅这样脾气性格不太对头的就一个,不算啥大事儿,只要老二和老二媳妇多看顾一点,不让她走错路就成。
王晓悦听nai说这么多,忽然觉得有句话说得很对,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她堂姐王晓梅其实别的都还好,就是太爱跟二妈对着干。
每次没达成自己的目的和愿望,她就要和二妈闹一场,直到她顺从自己。
二妈自己也老爱说一些气话,估计晓梅堂姐听了,心里不得劲,才会总是那么刻薄地反驳二妈。
“nai,我们晚上是不是要吃手擀面条?”
王晓悦不想让nai不高兴,便迅速转移陈老太的注意力,指着她双手压着的面团子,有些好奇。
“不是,nai要给你和你爸你妈做些烧馍馍,好让你爸带着你去看看你外公外婆,不然等你一上学,就没时间去看他们。”
要不然陈老太也不会这么早就进厨房忙碌,还有这烧馍馍冷了也好吃,就是有点硬,等他们明天赶到李满山家吃晚饭,可以拿汤泡软,再吃下去也行,管饱!
“烧馍馍?那等nai你做好了,我可以吃一小块吗?我不多吃,我就想尝尝它热乎乎的味道。”
她最爱烧馍馍刚出灶,把柴灰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