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的死局,有了人出现在自己面前,这个人在搀扶着自己,给自己勇气,一起面对那恐惧的死亡。
“幸甚,幸甚…”
陈平的眼睛莫名的红了起来,握着周立兴的手:“这一趟天牢之行,可当真是不枉了,没想到我陈平在临死之前,竟然多了周大哥这么一位哥哥…”
没有杀鸡yin血,歃血为盟的条件,二人只能结草为凭,三拜九叩,天地为证。
一番程序虽然都极为简化,不过二人的目光里,都是难得认真和严肃。
“大哥…”
“二弟…”
这一拜,忠肝义胆。
这一拜,血脉相连。
……
或许是同生共死,共赴黄泉。
但是我若活着,定然穷尽一生来完成你未完成的心愿。
我来替你活剩下的人生!
二人对望一眼,豁然同时哈哈大笑,清脆的笑声响彻在整个天牢之中。
不知道笑了多久,豁然,笑生停歇,周立兴好像才猛然想到陈平之前那一句“虽然明知道是必死之局,我陈平还是要争上一争…”的话,再联想起陈平说出那话时严肃的神情,他忍不住神情一肃,问道:“二弟,你我都已经沦为了阶下囚,你拿什么来和人斗?”
陈平嘴角一斜,如今都已经结为了异性兄弟,陈平也没什么好瞒着他的了,当即目光向着Yin森的天牢过道看去,声音低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成与不成,就看这个狱卒的了,所有能想到的,所有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哦?”
周立兴听不明白陈平这话中之意,怎么生死却关乎到一个出去买酒菜的狱卒身上去了:“二弟这话是什么意思?”
“哈哈…”
陈平大笑,走到一个铺满了甘草的墙角坐下,眼睛里闪过一抹Jing光:“大哥放心,明日若是判我砍头的死刑没有下来,我必救你一同离开这该死的天牢!”
……
为什么会与这个出去买酒菜的狱卒有关?
原因无他,因为自从陈平的案子开始御审以来,就连送他进来的信王武平钊和杜学易这几位位高权重的大官都已经不能来见他了。
御审的案子可不是开玩笑的,没出结果之前,可是谁都不能进来串供的,牢头可不敢冒着被砍头的风险让武平钊这些人进来和陈平商量着怎么来对付皇上。
☆、第232章 此去西北(二)
第二百三二章此去西北(二)
“连续两天的朝堂对证,那落河县家奴出生的草民竟然在金殿之上连续问晕了五位大臣,我的天啊,此子也太过妖孽了吧!还是不是人?”
“我叔叔可是礼部侍郎,听他说那个家奴一双巧舌,简直是舌绽莲花,恍如利剑,不过才堪堪十六岁的年纪,便已经犯下五十多庄大罪,劣迹斑斑,可是他往金殿上一站,现在满朝文武竟然已经没一个人再敢与他对证…”
“听我御史堂的一位叔伯回来说此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当年本是落河县杨家一个打扫藏书楼的小家奴而已,不过此子却谙熟经典一千余卷,十岁的时候一身才学便已经压得整个荣州府的才子喘不过气来,而且对我武朝律法的了解竟无人能敌,明明犯下大罪,却总能让他一双巧舌说得处处占理…”
……
这两天,满京城里,不论是平民还是富户,谈论得最多的,莫不是那个从蜀州而来,干下十恶不赦罪行的陈平。
京城一处豪奢的酒楼里,又一个刑部有关系的富家公子摇了一下手里的折扇,接话道:“你们说的这些,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我二伯乃刑部士郎,这些天可整日整日的研究那陈平的资料,不研究不知道,这一研究之下,竟然连我那二伯都吓了一身冷汗,长叹此人乃千古奇才,恐怕即便是名满天下的刘大人也不能及其万一,此人最为擅长的却不是大家所听说的那什么舌绽莲花嘴皮子上的功夫…”
“哦?”
有人疑惑:“两天舌战三十多位大臣,未有一败,而且还问晕了五位大臣,这样的战绩你却说他最擅长的却不是口才,却不知他最擅长的又是什么?乔公子你这是欺我等在朝中没有关系?”
“是啊,不是口才,莫非是诗词文章?”
酒楼里的众人全都一脸嘲讽的向那摇着折扇的乔公子看去:“真是笑话,要真是诗词文章,他陈平的名字恐怕早已经明洞天下,既然没有,那就说明他在文学之道上的造诣也不过尔尔,我可听说此子如今都已经十六岁了,连个秀才功名都还捞到,又怎么可能和当年骄阳一般Jing彩艳艳的刘大人相提并论…”
“是啊…是啊…”
满酒楼的人一片唏嘘,很显然,要说陈平最擅长的诗词之道,那么要说比刘玉阶还厉害,完全就是笑话了。
“切…你们懂什么…”
见众人不屑,那被人叫做乔公子的人一点都没有生气,反而嘴角一斜,分明是看傻子的眼神在满大堂的人身上扫了一眼,接着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