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未免过于沉默。言官攻讦也好,赵王回讽也罢,都不见他开口。
&&&&一般情况下,如此表现算是不功不过。但在朱棣看来,关系到边塞安稳,对错分明之争,仍不出声,着实令他失望。
&&&&是过于小心,还是不愿得罪文臣?
&&&&争论仍在继续,明显是朱高燧占据绝对优势。
&&&&言官耿直刚正不假,终究拿的是老朱家工资。
&&&&永乐帝虽不言,却明摆着支持儿子,继续争,也未必能赢。
&&&&在皇太孙时期,文臣们尚且可以继续努力,如今,好时候早已过去,真惹恼了龙椅上那位,不进诏狱也要充军发配。
&&&&明明是要打倒大宁都司,怎么会变成同赵王口舌争锋?
&&&&想将话题转换过来,却是千难万难。
&&&&硬着头皮扯开,赵王干脆甩着袖子哭。
&&&&朝臣也会哭,言官最爱用这招,皇子亲王当殿大哭,这成何体统?
&&&&朱高燧才不管这些,反正他是皇帝儿子,奉天殿里,除了老爹长兄,他最大。
&&&&朱高燧一边哭,一边诉说边塞的艰苦,边军的任劳任怨,边民的食不饱腹。
&&&&“父皇,你是不知道……儿臣苦哇……”
&&&&朱棣笑也不是,骂也不是,捏捏额头,摆摆手,退朝。
&&&&右班武臣麻溜退殿,走时不忘对朱高燧抱拳,翘起大拇指,殿下,好样的!做得好!臣等佩服!
&&&&左班文臣也依序退出,被朱高燧严重打击的陈御史,几乎是被同僚架出了奉天殿。
&&&&朝臣走光了,朱棣走下龙椅,踢踢朱高燧,“行了,人都走了。”
&&&&朱高燧继续哭。
&&&&朱棣虎目一瞪,到底没忍住,一脚踹过去,爆了粗口,“臭小子,和谁学的,给朕起来!”
&&&&朱高燧滚一圈,站起来,“父皇。”
&&&&“哼!”
&&&&“父皇,儿臣也是没办法,这群光吃人饭不办人事的……”
&&&&“恩?”朱棣皱眉,瞪着儿子,这群不办人事的,是他任命的。
&&&&朱高燧嘿嘿一笑,口误,口误!
&&&&朱棣不哼了,袍袖一甩,“这几天常到兴宁伯府上去?”
&&&&“回父皇,兴宁伯家厨子不错。”
&&&&“朕赐给你的典膳不得用?”
&&&&“父皇赐下的自然是好。”
&&&&“行了。”朱棣不打算继续和儿子绕弯,“你到兴宁伯府传朕口谕,明日,兴宁伯入朝觐见。”
&&&&“儿臣遵旨。”朱高燧眼珠子一转,“父皇,儿臣早膳午膳都没用。”
&&&&“滚!该去哪去哪!”
&&&&“遵旨!”
&&&&于是,朱高燧出宫,到孟清和家奉旨蹭饭。
&&&&朱棣磨磨牙,没有回头,对仍留在殿中的朱高炽说道:“随朕来。”
&&&&朱高炽应了一声,“是。”
&&&&看着父皇高大的背影,抹了一把眼泪。
&&&&弟弟惹老爹生气,为何要受伤的却是他?
&&&&兴宁伯府内,朱高燧眉飞色舞,讲得酣畅淋漓,结尾处,用眼瞄着孟清和,好似在说,小王表现如何,英雄吧?
&&&&孟清和表情木然,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其实,他是昨夜没睡好,一直在做梦吧?
&&&&“兴宁伯为何不说话?”
&&&&继续木然,“臣……无话可说。”
&&&&“佩服孤?”
&&&&拍巴掌,“殿下英明。”
&&&&朱高燧仰头,恩,正该如此。
&&&&孟清和转头,捂脸,说谎,果真会让人感到羞愧。
&&&&不过,经朱高燧神来一笔,相信再没人敢轻易找大宁麻烦,效果比孟清和削尖了脑袋上疏有用得多。
&&&&早知如此,应该早点请朱高燧帮忙,说不定能免去更多的麻烦。
&&&&掌灯时分,朱高燧才离开伯府,孟清和没有歇息,而是坐到桌旁,拿起笔,一阵写写画画。
&&&&赵王早就透露,皇帝对他手下的火器队很感兴趣,明日觐见,提前做好准备,应该没错。
&&&&厢房里的灯一直亮到深夜,寅时初才熄灭。
&&&&睡了不到一个时辰,孟清和又被叫起,简单用过早膳,换上朝服,走出了伯府。
&&&&天尚未大亮,七梁冠上的玳瑁蝉,隐隐泛着微光。
&&&&孟清和翻身上马,由亲卫在前方引路,遇有品阶低者,皆侧身让路。
&&&&坐在马背上,孟清和握进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