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孙行钧,作为永宁城中的两大世家,平日里和荀莫远打交道的机会不少。
只不过两家表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还是会互相较着劲,想让自己的家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到了孙修明和荀宜安这代,顾绍元的出现突然压倒了两人的风头,加上顾绍元又是太守家的公子,本朝状元的子嗣,惺惺相惜之下,两人竟然关系大好。
如今孙修明在永宁城执掌永宁旬报,荀宜安在天工学堂做为副院长,各有自己的天地,也算是旗鼓相当,不分伯仲。
“荀兄,你这是为令郎而来?”孙行钧笑着迎了上去。暗里家族的竞争是一回事,表面上大家都是一团和和气气。
荀宜安作为天工学堂副院长的事情永宁城人尽皆知。
荀宜安作为他的儿子,选择接受天工学堂的这个职位,荀莫远心中是不赞同的。
荀家本身就有学堂,读书入仕除了孙家的学堂能与自己相提并论,城里还没有哪家敢说出比荀家学堂强的大话。
想用学堂来博取名声,荀家完全可以自己做一个学堂出来,何必来到天工学堂这种四不像的地方?
可是自己儿子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荀莫远心中纵然再是不乐意,他还是过来为自家子女铺路,谁让荀宜安是他那一代最为出色的人物呢?
而且,荀莫远发现了一个现象,好像太守对于天工学堂的态度非常不一样,荀宜安在此担任副院长,能有跟多的机会跟顾心山接触到,这是一件好事。
种种原因下来,他也不是特别抗拒今天来到天工学堂。
“让孙兄见笑了,犬子如今忝为为天工学堂的副院长,咱这当父母的,不能不支持自己的儿女是吧?”荀莫远坦然承认,“孙兄这是为何而来?”
平日里见面死活要互损两句的荀莫远,突然表现出了这种态度,让孙行钧非常不适应。
荀莫远都如此表现,他觉得自己也没必要继续端着架子,顺着荀莫远的话说道:“不怕荀兄见笑,家中侄女孙芷兰来此应聘作天工学堂的先生,我和舍弟来这里看看。”
两人话说开之后,相互看了一眼,哈哈一笑。
“那孙兄,一起进去看看?”荀莫远顺势邀请道。
“一起,一起。”孙行钧笑着同意道,“荀兄,之前没有来到这里看过,一直以为天工学堂不过是哗众取宠的东西。不成想今天一看,竟然有如此大的规模。”
“是啊,这个规模,便是你我两家学堂加起来的恐怕也没有这么大吧。”荀莫远望着天工学堂里面叹道,“我现在都觉得自己不如这些小辈的眼光了。犬子之前经常跟我提起天工学堂主人晏飞荷的过人之处,我还笑他坐井观天,如今看来倒是我不识好歹了。”
孙行钧想到自家现在管理的永宁旬报,创办的建议便是来源于晏飞荷,不禁点头同意道:“是啊,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胜旧人,看来咱们得改变一下自己的眼光喽。”
难得在此达成共识,荀莫远说道:“走,孙兄,咱们一起看看这个天工学堂到底有何与众不同。”
第133章 学堂布局
想见识一下天工学堂与众不同的人不只孙行钧和荀莫远,顾心山和杜重也随后赶了过来。
他们二位虽然之前来过这里旁听过天工学堂的岗前培训,可那时晏飞荷把没有装修好的地方跟培训室分割开来,让他们没有办法在当时一睹全局。
顾心山和杜重充分展示了大乾读书人特有的优点。
他们两个答应下了晏飞荷编撰历史教材,在百忙之中抽出空闲对大乾以往的历史进行归纳总结,终于赶在了天工学堂开学之前把教材拿了出来。
以他们两个在学问上的造诣,并没有影响到教材的水准。相反,顾心山作为当今圣上钦点的状元,对于圣上的治国之策十分了解,在客观描述大乾治国之策方面,还为教材增色不少。
收到教材的晏飞荷看到顾心山和杜重联袂而来,拿人家的手短,她立刻带着楚冷晗迎了上去。
顾心山和杜重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也不是第一次和晏飞荷打交道,他们两个让晏飞荷继续留在门口接待来的客人,不用特意招待自己,顺便他们还能到学堂里面去逛逛,领略一下天工学堂的风景。
晏飞荷拗不过两位大人的意见,她也知道今天自己要忙的事情很多,也就没有跟顾心山和杜重客气。
她安排楚冷晗领着两位大人到学堂里逛逛,为他们介绍一下天工学堂的布局和具体的作用。有楚冷晗在旁边作陪,晏飞荷相信顾心山不会有什么意见。
她猜的很对,顾心山何止是没有意见,有当今殿下亲自为自己做向导,他简直是受宠若惊。
天工学堂的大门除了上方的天工学堂四个大字之外,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进了大门之后,顾心山看到笔直的道路上有一块巨石矗立正中,放眼望去,之间石头纹理蜿蜒密布,筋骨突现,恰似林木亘贯、枝繁叶茂,上刻知行合一四个大字。
“顾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