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也起着哄道:“对,得看看,别叫那小子私下里夹带了什么。”
&&&&这句话,不禁叫珊娘一阵心虚。她觑了老爷一眼,想着袁长卿行事向来稳妥,便大大方方地打开了那只木匣。
&&&&匣中,是一只再普通不过的不倒翁小泥人儿。
&&&&侯玦探着脑袋往木匣里看了半天,失望道:“就这个啊。”侯瑞更是口没遮拦地道:“给我十个大钱,我能给你掏换回来五个……”
&&&&他话音未落,就叫太太在他背上拍了一记。
&&&&太太拿起那只不倒翁,笑道:“我瞧着倒挺有趣的,难得看到做成蒙面大盗模样的不倒翁。”
&&&&如今珊娘正帮太太管着家。满月酒过后,清点着各家送来的贺礼时,珊娘竟意外地清点出一份忠肃伯方家送来的礼——那忠肃伯方家,正是袁长卿的外祖家。
&&&&珊娘一阵诧异,忙叫来桂叔,细细一问才知道,原来这礼单是木器行的老掌柜执着忠肃伯家的帖子送来的,并不是方家特意派人来了。
&&&&看着那礼单,珊娘一阵沉思。前世时,认亲之后,袁长卿就再没有带她去过方家,那方家人便是在别的场合里遇上珊娘,也全都只当没看到她的,最多也就只是点头而过。那时候,她原以为是方家人对她不满,所以才不许袁长卿带她登门的,可如今回头想来,不定是袁长卿自己觉得没这个必要,才从来不带她去他的外祖家的。
&&&&而,既然方家主动送了贺礼来,至少表示,他们是准备把侯家当亲戚来往了。于是转眼端午时,珊娘便在礼单上添上了方家的名字。
&&&&这边有礼过去,那边自然会有礼过来。珊娘再想不到的是,那方家回礼时,当家大太太还特意派了身边的一个婆子来给珊娘请安问好。
&&&&珊娘应着太太的招唤过来时,那婆子已经在太太跟前回着话了。
&&&&那是个约四旬左右的婆子,一双眼睛生得贼亮贼亮的,看着就透着副Jing明能干。
&&&&见珊娘来了,那婆子恭敬中不失从容地向着珊娘敛袖一礼,自称夫家姓魏,又亲热中不失分寸地把珊娘浑身上下一阵恭维。那一套一套的客套话,直把不擅交际的太太唬得一愣一愣的,险些反应不过来。
&&&&不过那妈妈嘴里虽然客套着,一双灵活的眼睛却是如探照灯一般,早不着痕迹地把珊娘里里外外给扫了一个遍。
&&&&珊娘那里只自始至终装着个腼腆模样,缩在太太后面,连话都没有接上几句。等人走了之后,她才微拧了眉。虽说这妈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敌意,可她那双审视的眼,却叫珊娘很是不舒服,总觉得可能会有什么麻烦事。
&&&&她皱着眉头想了想,忽然一翻眼,看着庭院中的玉兰树自言自语道:“真傻了!”
&&&&于是回到小楼上,她就给袁长卿写了一封信,把方家人的动静全都告诉了袁长卿——可是那家伙自己说的,他的麻烦他自己担了,再不会麻烦到她的。不管方家人在打什么主意,都只可能是因为他。既这样,不管方家人那里想要做什么,都应该是他的麻烦。她再不参与的。
&&&&于是,等到中秋时,方家那里便又是老掌柜来送了节礼,方家则再没有派人来“窥探”过她了。珊娘满意地表示,虽然不知道袁长卿那里具体做了些什么,但至少他做到了他承诺的事。
&&&&而世间的事总是有得有失的,在她自以为“未雨绸缪”地避免了方家人可能给她带来的麻烦时,其实她也错失了一条重要信息,那就是:为什么方家人会在她和袁长卿订亲一年后,突然想起来“窥探”于她。
&&&&所以,当京里那些有关她和五皇子周崇的流言终于传到镇上来时,珊娘不禁一阵愕然。
&&&&
&&&&第111章 躺枪
&&&&
&&&&珊娘知道这个传闻时,已经是十月里。
&&&&中秋过后,珊娘就十六了。虽说袁侯两家还尚未议定婚期,老爷那里却忽然拘束着珊娘不许她再出门,只要求她在家里安心备嫁。
&&&&那时候珊娘也不曾多想什么,只当老爷这是想到一出是一出。且如今全哥儿已经六七个月大了,正是最逗人喜爱的时候,比起出门逛街,她倒更乐意在家里陪着全哥儿玩耍。直到她发现,她哥哥跟人打架的次数似乎突然多了起来,且连一向胆小怕事的侯玦都跟人斗了几回,她这才意识到,似乎出了什么事。偏她问起来时,那哥儿俩只顾左右而言他,叫她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就在她疑疑惑惑不确定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时,老太太那里使了个调虎离山之计,支开五老爷后,命人把珊娘和五太太全都带了过去。
&&&&珊娘过去时,老太太的院子里一个闲人都没有,气氛显得甚是肃穆而压抑。
&&&&她和太太才刚一进门,老太太那里就气急败坏地砸过来一只茶盅儿,险些砸到了珊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