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吴说道:“我也不知道,林峰寨我只去过一次,就知道沿着宽路走,这条小路我可不知道通哪儿去。”
一行人继续往前爬山,众人渐渐没入深山,抬头只能从林中间隙看见天空。林间灌木茂密,幸好众人穿的登山服,挂上树枝也只是轻轻划过。
待到天明,一行人早早起来,准备赶往下一个苗寨。经过一晚休息,陈木安感觉精神恢复,小腿肌肉却更酸了,滕玉忠笑着说道:“以前当兵行军打仗都打绑腿,防止小腿肌肉酸痛,要不然你也打个绑腿算了!”
谭名山一脸茫然,相对这段历史来说他也很年轻了。他找来村里几位老人,几位老人家那个时候也太小,连中国跟日本打仗的这件事都不知道,还是后来长大后听宣传教育才知道日本侵略过中国。等问起知不知道苗族圣女,几位老人摇摇头都说不知道。众人在村子转了几圈,能问的问都问了一遍,一无所获。
众人打起精神,谁知又花了一个半小时才走到谭家坳。陈木安骂道:“小吴,你小小年纪不学好,怎么净学会骗人呢,这是一半的路吗?”小吴笑道:“谁知道你们这么弱鸡,我还多说出来半小时,我平时一个半小时就走到了。”吴刚说的倒没错,要是走平路,可能一个小时就到了,难就难在是爬山路,一众人既背负东西,又不常练身体,自然走的要慢很多。
路上歇息几气,费劲九牛二虎之力,陈木安等人终于到了林峰寨。林峰寨果然寨如其名,从寨中往下远远看去,只见林海犹如草坪一样,随山势绵延,山风吹过,像波浪一样起伏,山峰上还有雾气,才慢慢散尽,地上遥看山峰,真如仙境一般。
陈木安哈哈一笑,心想是不是真的要打个绑腿。一路上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聊,时间过得倒快,等到了吴家村还不到十点钟。小吴给大家鼓鼓气,稍微休息会儿,又向下个苗族村落林峰寨前进。林峰寨的苗民不姓林,大都姓麻,叫做林峰寨是因为寨子处于一个山顶之峰,可想这路程有多艰难。
藤田东吾对困难程度早有准备,要不然他也不能准备一个月的时间,他倒是无所谓,陈木安却是很丧气,这一帮人都是通过他组织起来的,相当于他是主事人,连番一无所获,他能不急吗!
现在苗乡村落通往外界的路比以前要好很多,因为跟外界交流频繁了,山路也走的宽了,赶羊放牛都沿着主路放牧,不下雨的时候骑摩托都可以,但这样的路对陈木安他们来说仍然很吃力。走了一个小时左右,隐约可见一条小路与主路斜线交叉,宋金标问道:“小吴,这条小路是通到哪个寨子的?”
到了谭家坳,众人再歇息一会儿,吴刚去找谭家坳的村长去了。谭家坳是个四十多岁的壮年汉子叫谭明山,见来这么多人很是惊讶。吴刚说明来意,问道:“抗日战争期间有没有日本兵打到过这里来?”
等查访完谭家坳,天色渐暗,小吴问大家是返回吴家村呢,还是留在谭家坳过夜?藤田东吾是一刻也不想浪费,虽然体力透支,他主张回吴家村;粱哲却主张留在谭家坳,他说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晚间赶路或者在野外过夜。陈木安想想粱哲毕竟是资深户外专家,决定听他的话,众人在谭家坳留宿。
梁哲附和,说道:“打绑腿是有科学依据的,可以减少下肢血液沉积,降低血管压力,对长途行军很有帮助。”
十三.途中遇险--(1)
小吴给大家打气,说道:“已经走了一半了,再有一半路就到了。”
正值春夏交际,山中草木长的旺盛,郁郁葱葱,有的地方把路都挡严实了,陈木安累的直喘气,要求在路上歇一会儿。众人卸下行囊,粱哲和腾玉田拿着登山拐杖敲打四周草木,惊走虫蛇,一看就是有户外经验的。粱哲嘱咐众人说道:“路上不要乱扔垃圾,有什么东西装在垃圾袋带走。”陈木安说道:“嗬!看不出这兄弟还是环保卫士。”梁哲咧嘴一笑。
看众人走村查寨,看民族风情,真是:“莫道深山老林偏,怡然自得享天年。浮尘铅华走一世,喧嚣散尽夜无眠。”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滕玉忠说道:“可能是放牛娃或者猎人踩出来的,看着杂草茂密的样子,应该不是通向哪个村子的!”众人看着小路只是隐约可见,灌木丛生,都深以为然。
众人到了寨中,已经是下午两点多,竟然走了快四个小时才到林峰寨,小吴去找村长,其他人休息,四处欣赏风景。
吴刚、滕玉忠在基层工作,熟悉山路,自然没事;张清伟也没事,他是靠体能吃饭的;陈木安和栗国振不行了,栗国振长期坐办公室,陈木安更不用说,成天胡天胡地的玩,身体虚的很;藤田东吾大汗淋漓,拄着登山拐杖,什么东西都没背,两名助手还得照看着他。
陈木安等人不会说苗语,只好傻傻的在村子周围转一转,回到村里安排的吊脚楼休息。初夏时节,大山里夜晚还很凉爽,听着不知名的虫儿叫,一声呼唤一声,显的山村格外宁静,陈木安睡眼朦胧,有些享受这样的惬意,心中有种莫名的熟悉,仿佛自己曾经属于这里……